发布时间:2016-03-28 浏览次数: 880次
面对因入住率低的沿海新建住房,我市从多层次发展养老养生服务业入手,积极转化、盘活资源,开启了全链条发展健康产业之路。
2012年,我市经过大量调研考察、专家论证、专题会议研判,决定全面发展健康产业,首先从健康养老养生服务业入手。他们认为,这符合自身资源特点、社会发展需求,并能有效推动房地产业转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人口中60岁以上者占比15.5%,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有4.8亿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近四分之一。烟威等胶东半岛地区老年人口占比更高,其中威海市现有老年人口67万人,占比达到23.9%。如何有效解决养老设施不足、满足市场刚性需求已成为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市发展养老养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地处胶东半岛南海岸,拥有被称为“银滩”的199公里旅游海滩和大乳山国家海洋公园、岠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优势,生态优良、环境优越、气候宜人;温泉疗养、道教养生、健康饮食的福寿文化源远流长,是著名的“中国长寿之乡”。
从我市当时的房地产建设看,新开发的大面积沿海居住区尽管出售率较高,但业户多是“候鸟式”居住,季节性明显,冬季空置率较高,一度被外界称为“空城”,成 为影响当地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沉重“包袱”。但丰富的房源恰恰为发展养老养生服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产业基础和物质条件。“这是构成健康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 不但会激活‘空城’变包袱为财富,而且能满足社会需求。”高书良表示。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
利用现有的房产规模优势发展养老养生,其转型跨度小、条件更成熟、成功把握大。为此,我市实施了多元化发展机制。
引入专业养老机构转化存量,聚敛“人气”。银滩周围已出售的不少楼房因业户只是用来投资或短期度假而整栋或大部分空置,对此,我市引进专业养老机构将其返租,各方充分协商后作为养老公寓对外经营,既使业户按约定分成比例获得收入,也使空置房被转化利用,提高了入住率。
引导房地产开发商重新改造,或将尚未销售的楼盘改造为养生养老度假公寓,或将社区打造为养生养老小区。同时引导部分有能力、有条件企业与国内外养老机构合作,以产权式度假公寓和分权式度假酒店等形式,进行异地互动养老,最大限度地放大环境优势,增加客源。
以养老为指向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使人安居。一方面改善周边环境条件,在银滩投入25亿元实施了养生养老辅助功能提升工程;新开通了5条公交车线路;投资 5000万元建成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另一方面提升服务功能,在各新建社区增设了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医疗、配餐、护理等专业机构。 其中,各级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通过医养结合提高养老水平;将400余家服务类企业和商户纳入管理系统,为社区的居家养老者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上门 送餐、取衣洗衣等服务。
此外,多次举办了中国养老产业创新模式高峰论坛、山东省老年健康与长寿理论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了当地养生养老品牌的影响力和服务水平。
目前,我市共形成了专业机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异地互动等多种养老养生发展模式。
在滨海新区,临海坐落着“老来乐”养老公寓。海阳所镇副镇长马军磊介绍说,此处原是在建未售的商住楼,在市场处于饱和或可能出现较高空置率的形势下,镇政 府决定招商引入武汉老来乐老年公寓有限公司。对方共投资1.2亿元将此楼重新改造,目前有养老床位530个,使镇里新增就业40余人,平均月收入3000 元左右。公司与武汉、大连等地养老机构合作,实行交换式异地互动休假养老,几乎满额入驻。同时依托这所公寓,将新建一所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高端康复医 院,全方位提高养老水平。
“颐和山水人家”是毗邻银滩的大型新 建小区,在市里引导下,新增了符合中老年居民需求的健身、娱乐、医疗护理等场所;整个小区进行了景观式改造,小桥流水环绕,花草树木覆盖;在建楼盘被改造 为养老度假公寓。该小区开发商杨玉仁介绍说,这些措施改变了很多业户的“候鸟式”居住,目前常年住户已达400多户,每年都会有10%以上的增加率。
据介绍,从2012年开始融入养老养生元素后,我市“银滩”周围的新建居住区每年都增加常住人口1万多人,目前已新增3万多人。冬季里渐多的“人气”为往日的“空城”带来了活力。
“全市的养老服务业也随之全面带动。”市民政局局长姜炳旭介绍说,我市目前已引入7家大型专业养老机构,吸纳各类社会资金5亿多元,加上存量将使每千名老人拥有38张养老床位,其中,社会投资养老机构占养老床位总数的67.9%以上。